格隆汇:一个月内涨幅超40%,和誉-B(2256.HK)支撑逻辑何在?
近期,在一系列积极消息的刺激下,港股市场在震荡中呈现回暖态势。整个过程中,创新药板块的表现尤为抢眼,成为一股强势力量。
具体到个股方面,和誉作为深耕小分子肿瘤疗法的创新药企,自9月以来就已出现持续上涨态势,在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其涨幅更是高达超40%。
在当前市场回暖趋势下,和誉此番上涨背后的逻辑在哪里?后续是否值得投资者关注?
临床研究进展频频,市场信心再提振
直观的来看,在过去两个月里,和誉无论是早研阶段,还是临床阶段的在研产品,不仅均展现出拥有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的潜力,同时还呈现出高效的推进态势。
积极的临床进展和优异的数据成果极大的提振了市场对于和誉长期发展的信心,正是支撑公司此轮市场表现上涨的逻辑所在。
一方面,早研阶段创新产品不断进入临床,为和誉提供更多增长源动力。
例如,10月16日,和誉医药在第35届国际分子靶标与癌症治疗大会上发布了其在研管线中新一代可入脑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的MTA-协同性PRMT5抑制剂ABK-PRMT5-1和可入脑PD-L1小分子抑制剂ABSK044的最新临床前研究进展。
10月底,ABSK112在中国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试验获NMPA批准。作为新一代具有优异活性、选择性、和入脑特性的二代EGFR Exon20ins口服抑制剂,ABSK112具备了在临床上获得更好安全窗和药效并成为新一代同类最佳药物的潜力,将同步在中美两地开展I期临床,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
紧接着在11月,FGFR4抑制剂ABSK012获美国FDA批准,可开展其单药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首次I期临床试验。值得一提的是,ABSK012此前已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软组织恶性肿瘤(STS)。这意味着,ABSK012有机会在产品研发、注册及商业化等方面享受美国的政策支持,从而加快推进其在美国临床试验及上市注册的进度。
另外,新一代小分子CD73抑制剂ABSK051也获NMPA批准开展临床研究,包括针对任何类型晚期实体瘤的单药研究,以及联合替雷利珠单抗针对特定肿瘤类型(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和胰腺导管腺癌)的联合疗法研究。
另一方面,临床阶段多款创新产品的最新临床结果,分别亮相全球肿瘤领域的权威会议。
ABSK011、ABSK043、ABSK021在ESMO年会和CTOS年会上发表的积极进展,不仅彰显出和誉拥有较为强劲的创新研发实力,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同时还意味着其创新能力得到国际市场的肯定。
按照这一逻辑,不难判断,若和誉相关创新产品临床研究及商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后续产品带来的现金流将反哺研发,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进一步强化其在小分子创新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港股医药板块呈筑底反弹趋势,或迎布局良机
站在投资者视角而言,经过近三年的持续震荡和调整,港股整个医药板块已经接近历史底部,并展现出筑底反弹的趋势。这意味着该行业已经具备了充足的保护空间,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基础,或正是一个挖掘新机会的好时机。
从政策端来看,创新药政策边际转暖,持续释放利好信号。例如,根据医保局最新表态和医保续约规则,今年医保局进一步调整优化了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部分谈判药续约降幅可减半,有利于目录内创新药的持续放量。
从基金公司Q3披露的整体仓位来看,公募基金对港股有所增持。对很多投资者来说,机构动向和资金流向是其判断市场投资机遇的风向标。据公开数据显示,在今年Q3主动偏股型基金的重仓股中,港股持股市值占比为10.1%,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医药生物板块是主要加仓板块之一。
从市场环境来看,港股市场宏观环境出现好转,带动此轮估值修复行情。港股作为一个离岸市场,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和海外的双重影响。近期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逆周期政策出台、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趋势,叠加美联储连续两次暂缓加息,经济企稳回升趋势明朗,从而吸引资金回流和空头回补。
基于上述三点,不少券商机构同样对医药板块后续的增长潜力给出积极预期,细分领域的创新药板块尤其受青睐。
例如,有券商指出,从医药行业的风险端来看,集采、谈判降价、医疗反腐等政策因素经过消化后边际影响已经越来越小,行业中不少企业也在积极进行转型,医药行业或仍然具备较强的长期增长动力。其中,在需求端、供给端和支付端三端共振下,创新药企业将迎来业绩高速增长。
小结
总体而言,和誉这类成长确定性相对较强的创新药企,基于稳健基本面和不断释放的增长潜能,已从此轮港股市场修复趋势中脱颖而出。无论是创新业务的快速推进,还是宏观环境的持续向好,都为和誉长期的估值增长提供了充分支撑。
可以看到,和誉的新一轮价值之路正在启航。